大厂财报揭秘:三条生存铁律

日期:2025-03-26 09:20:11 / 人气:16


2025年互联网界,暗潮汹涌。
拼多多利润增速滑至17%,美团中东市场烧钱求增,小米汽车订单火爆却受产能所限……
规模为王已成往事,烧钱换增长之路难行,大厂如何破局?
主笔/脱落酸;架构师/毛自聪;出品/巨头财经
01 精打细算,深耕利润为王
拼多多低价传奇依旧?2024年营收3938亿(+59%),净利1124亿(+87%),但Q4利润增速仅17%。
关税、竞争压力下,Temu推半托管服务,设欧洲商家孵化中心,成本攀升;惠商举措加大商家补贴压力。
为节流,拼多多设“商保会”,推“异常订单预警”,降风险;投身农业供应链,孵化新农人,源头控价替补贴。
拼多多转型阵痛,美团亦面临骑手成本与AI降本抉择。

据国海证券预测,2025年美团将增20亿社保成本;财报显示,核心本地商业利润率20.9%,受抖音、京东夹击。
美团寄望技术破局,2024年底无人配送车完成491万单,无人机航线53条,覆盖北上广深,旨在降成本。
王兴称美团AI策略为进攻性,未来将提升工作效率,无人机应对极端天气和地形。

小米高端化与毛利率之战正酣。2024年高端手机出货占比23.3%,硬件涨价挤压毛利率;IoT业务毛利率20.3%,靠“手机×AIoT”生态对冲风险。
小米SU7突破10万目标,累计交付13.7万辆。创新业务年收入328亿,毛利率18.5%,目标2025年盈亏平衡。卢伟冰称2025年汽车业务毛利率不低于2024年Q1。

小米卖车火爆,产能不足致订单积压,急需扩建工厂优化供应链。搜狐、网易亦各寻降本增效之道。
搜狐2024年拒烧钱游戏,长线运营游戏增长收入,资源集中于社交分发和知识直播,降获客成本,沉淀高净值用户。网易谨慎行事,游戏领域不愿再冒险,该加大就加大,该停就停。

02 科技突围,双线作战搞生态
网易营收亦依赖游戏,正尝试AI赋能游戏、音乐、教育等核心业务,推动转型增长。搜狐靠活动、知识IP提升品牌价值与用户信任。
搜狐、网易稳中求进,美团欲造超级平台,开启AI与无人配送技术升级,核心本地商业板块增速放缓,但调整战略,通过社区团购、线下超市拓展消费场景和用户群体。海外市场扩张主要体现在外卖品牌Keeta上。

Keeta 2023年进入香港市场,2024年3月市场份额达44%。2025年3月,英国外卖平台Deliveroo退出香港市场,Keeta和Foodpanda成为香港两大平台。去年10月,Keeta进军沙特,迅速扩展至主要城市。美团计划三年内让Keeta覆盖海湾六国。

外卖之外,美团无人机业务出海首站阿联酋迪拜,品牌名Keeta Drone,初期与餐饮连锁合作,计划拓展药品配送等场景。

美团国内外市场同步发力。拼多多亦然。

一方面频频布局农业赛道,如“农货节”“百亿农研”“农云行动”等活动提高农业数字化程度,C2M模式对接农户和消费者,大数据提升需求预测性,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产品上行速度,提高农产品质量等。

另一方面致力于将Temu打造为第二增长曲线,Temu采取类自营模式,商家发货至国内仓库,平台负责后续运营、物流、仓配、客服及售后服务,以价格力优势和高性价比商品吸引消费者。

拼多多押注农业科技与跨境电商业务Temu,小米“人车家全生态”野心渐显。

高端化战略下,小米手机业务出货量与平均售价双增长;2024年,拥有5件及以上连接至AIoT平台的设备用户数同比增长26.1%至1830万。

手机、家庭智能设备、汽车均为消费者热选。2025年,小米汽车设定35万辆交付目标,是2024年的2.6倍。摩根大通称小米汽车业务为全球第二大最有价值电动汽车OEM厂商,仅次于特斯拉。

小米瞄准纯电SUV市场,若6月车YU7顺利发布,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。

03 全球外战,本土化为必选项
国内小米如日中天,雷军避采访。高性价比产品与生态联动方式,海外小米亦风生水起。

平板收入增52.1%;智能扫地机器人全球市场排名第四;2024年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约14%,是全球前三厂商中唯一正增长的品牌……

未来五年,计划海外建1万家小米之家,2027年又将汽车送出国门……小米生态出海或形成降维打击,隐患在于法务部需扩招,因小米在欧美市场面临多起专利诉讼。

例如,Sun Patent Trust在法国和印度指控小米侵犯LTE-A技术专利,ASC在欧洲统一专利法院起诉小米侵犯移动通信技术专利。

拼多多Temu海外扩张亦迅猛,已进入50个国家和地区,2024年美国市场下载量超越Amazon位居第一。

Temu业务覆盖全球,但受10%加税等影响。自2月4日起,美国取消对中国进口商品800美元免税额政策。除关税压力,还有欧盟数字税压力、本地化仓储成本激增等问题。

去年3月,Temu从全托管模式向半托管模式转型,招募本地供应链服务商。

这也可能导致货币化率承压。因Temu 2024年加速半托管模式推进,四季度半托管GMV占比或已达30%左右或更高。此模式下,平台需加大海外仓储供应链建设,收入模式或从净额法调整为佣金法,导致成本提升收入增速降低。

低价模式遇“水土不服”,Temu需加速本地化转型。复制中国模式的美团Keeta亦需加速处理文化适配问题。

Keeta在香港和中东市场推免运费套餐等方式吸引用户。为提升用户频次和订单量,美团计划将小象超市、美团闪购等业务模式引入中东市场。但中东试水非一帆风顺。

斋月期间穆斯林日出与日落之间禁食禁饮,伊斯兰餐厅歇业,影响外卖平台交易量。

地推团队本土化不足。Keeta团队虽有一定数量本土语言、营销和供应链人才。但随着团队扩容,具备海外工作经验、掌握阿拉伯语的人才仍稀缺。

首单半价、免配送费、晚到必赔等高额补贴难持续。激进价格补贴策略吸引用户和商家,但“先增长后盈利”做法不能成为长期全球战略。

04 巨头财经思考,财报季揭示三大铁律

利润是生存之基,第二曲线是穿越周期之舟,出海是必答题但答案各异。

拼多多降速、美团AI降本、小米汽车毛利率爬坡,烧钱换增长已成过往,大厂利润管理靠“技术降本+生态提效”。

在第二曲线上,企业讲究技术驱动、生态协同、押注长期价值。拼多多押注农业科技、美团无人配送、小米车家生态,赌对方向才能避内卷;

出海面临共性难题:政策风险、本地化成本、文化差异。如Temu合规、Keeta文化差异、小米专利战……

流量红利消失、竞争进入深水区,互联网大厂下一站,是成为利润机器、技术先驱还是全球玩家?答案或藏在下一个财报季的细微数据中。

作者:欧陆娱乐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欧陆娱乐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