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好卖的预制菜,开始“拦截”上班族
日期:2023-06-25 14:56:10 / 人气:248
当代都市白领早已被预制菜精准攻击——打开任何行业相关报道,消费群体画像的关键词都离不开“一二线”、“年轻人”、“上班族”。
在电商、超市等传统渠道铺开后,现在,准备好的菜肴走进了地铁站,离目标消费群体更近了一步。
《新零售商业评论》注意到,在北京国茂、何世礼等地铁站,名为“DT食堂”的智能货柜已经入驻,玉米和羊杂汤两种预煮菜品套餐正在销售。
无独有偶,在深圳湖北等地铁站,也有名为“菜鲜预制菜”的冰箱,打着养殖的牌子卖,里面有面粉、炒菜等菜肴。
目前,我国预熟食品相关企业约有8万家。经过疫情期“居家需求”的催化,受众在B端早已突破“壁垒”,进入C端普通消费者家中。
所以这两年品牌和渠道开始了激烈的竞争。典型的线上生鲜渠道,如盒马、美团购物、丁咚购物等,都提出要加码预制菜。
地铁作为超级城市的交通汇聚口,已经以智能取箱的形式入驻,尤其是北京地铁。自从在车站开设便利店以来,包括物美、罗森和JD.COM在内的公司都竞相涉足其中。预制蔬菜的进入似乎是自然而然的。
当然,从本质上来说,这种预先做好的菜自己上柜并不稀奇。就像前几年写字楼的各种无人零售一样,最值得思考的问题是,卖的产品,也就是预煮的菜品本身,是否有能力吸引白领?
01是新渠道吗?
在北京何世礼地铁站,三条线在这里换乘。早晚高峰时间,上班族潮水般涌入又离开。在交织的人群中,已经铺设了罗森便利店和饮料自动售货机。现在,又多了一个黄色的“早晚餐取容器”。
名为“DT食堂”的智能售货机打出了“早餐和晚餐都在这里”的口号,目前出售三种套餐:预制羊杂汤、袋装零食牛肉干和熟玉米。查询发现,负责运营的是吉林万隆佳科技有限公司。
据现场负责人介绍,橱柜和产品已经投入使用不久,目前还在前期测试阶段,很快会增加冷面等新品类。新零售商业评论以12元的价格买了一套羊杂汤。羊杂汤是袋装的预制产品,包装信息显示也是上述公司的自有品牌。
新零售商业评论照片
虽然现在的预制菜柜机属性不明显,但是DT食堂确实在开辟预制菜通道。
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《今日北京商报》采访时表示,为了配合地铁战略,通过预制菜的推广和销售满足上班族的需求,针对地铁场景推出了新品牌DT食堂,未来规划还将引入其他知名品牌进入DT食堂。此外,与朱华集团达成合作意向,入驻后者青年公寓,旨在布局预制蔬菜轻运营销售场景。
相对于北京地铁DT食堂的探索,深圳地铁的备菜布局更为成熟。
去年6月,深圳地铁集团跨界推出首个餐饮品牌“深圳铁路美食研究室”,分别在深圳北站枢纽、龙华HBC汇龙商务中心、福田站美食广场设立营业网点。营业时间为上午7:30-9:30,下午17:30-19:30,为上班族早晚高峰时段。
出售的食品中,早餐是包子、茶叶蛋等熟食,晚餐是自主研发的预制半成品。首批产品包括麻辣炒牛肉、农家小炒肉、金汤酸菜鱼等11种菜品。官方表示,深圳铁道食品研究院致力于打造地铁空间一站式餐饮消费解决方案。
途远深圳地铁微信微信官方账号
除了深圳地铁的跨界,不少深圳上班族发现,湖北地铁站等地出现了名为“蔬菜鲜备菜”的智能零售柜,在售品牌为农。
作为湘菜品牌,去年,农吉梗进入深圳市场,成立了社区生鲜蔬菜站“菜禾鲜”。同时,菜禾鲜还承担了拓展其预制蔬菜业务的功能,如在社区店内设置该品牌预制蔬菜的零售柜。
需要认识到的是,智能零售柜本身没有技术壁垒,它只是一台普通的自助零售机。不同的只是根据摆放的食物不同,调整了程序和温度。
据一位自助售货机的销售人员介绍,一般来说,有加热或冷冻功能的机器市场价格在4万元左右,根据配置不同略有浮动。
相比进超市、开实体店等高投入渠道,在人流量集中的区域直接设立自助零售柜,显然是最高效、成本最低的直达目标受众的方式。
地铁站只是其中一个场景。
仅去年一年,多家企业,包括山东德力斯食品、双汇、莱克食品、广州酒家等。,开展自助零售柜预制蔬菜销售业务,投放地点包括住宅小区、写字楼、医院等。有公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公司还会根据不同的场景投放不同的产品,比如在小区投放更多的菜品,在写字楼集中投放餐食。
02是特技吗?
近两年,很多企业都参与到预制菜的普及中。食品餐饮企业就不用说了,甚至有跨界预制菜的新闻。
2021年,食品加工企业苏州味之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a股上市,行业迎来“熟食第一股”。味之香也“不负众望”,上市首日股价上涨44%,给了业界信心。
印象最深的是,2022年春节,包括盒马、美团购物、丁咚购物在内的线上生鲜平台都提出了超重预制菜。也是在这一年,线下超市和电商平台的预制菜销量都呈指数级增长。比如天猫公布的数据显示,比去年增长了16倍,是当年“十大年货”排行榜的第一名。
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看似符合逻辑,但真的是这样吗?
在何世礼地铁站,下午6点是高峰,新零售商业评论已经被观察了近半个小时。上班族行色匆匆,很少在柜子前驻足。而把自己放在一个普通白领的位置上,看起来也像是“鸡肋”。
以新零售商业评论买的羊杂汤为例。作为预制食品包,12元。作为正餐,分量明显少了。如果是下班买的,回家还是要做饭再做。相比之下,直接点外卖更方便。
如果说北京地铁是因为选品不足而成的配菜,那么成熟的深圳地铁配菜早就凉了。
据媒体《华夏时报》报道,在深圳铁路食品研究室实际运营两个月后,记者实地探访发现,当时正是高峰期,预制食品现场人头攒动,而隔壁的美食广场却人头攒动。有消费者表示,拿回家煮了再吃太麻烦。
在一个超级城市,日均1000万人流量的地铁站看起来太像一个巨大的流量池了。所以除了传统饮品,潮玩、鲜花等商家都进入了。但是,这个流量池本身就太混乱了。地铁站是家和公司之间的路点,消费需求显然更容易在两端得到满足。
以北京地铁为例。车站商业开业后,只有便利店更适合生存,可以更方便地满足多样化、偶发性的需求。而且便利店的功能足以覆盖餐饮的自助零售柜。
先说预制菜本身。
事实上,在更多的消费者接触到前期准备的产品之前,我们的餐饮生活已经被前期准备所统治。比如安靖,一家专门做冷冻食品的企业,本质上就是预做的菜。对于连锁餐饮品牌,尤其是快餐,为了追求扩张和标准化,预制菜品几乎是一种必然的方式。
根据连凯首都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新消费系列报告:预制菜》,到2022年底,我国预制菜在B端和C端的市场总规模超过2000亿元,占比约为8:2。B端之所以更早、更成熟的使用预制产品,是因为餐饮企业在原材料、人力、房租等压力下,被迫选择了降本增效的方式。
疫情是催化剂,让准备好的菜品从B端走向普通消费者。在这个过程中,无序的竞争和激进的资本使得扩张陷入停滞。
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消费者开始回归理性。在添加剂、高油高盐的标签下,预制蔬菜几乎成了不健康的代名词。
在小红书、Tik Tok等内容平台上搜索熟菜的相关内容,熟菜几乎已经和排雷单中的“技术和辛苦”绑在了一起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走进街边小店,只为吃一口锅味十足的“炒”。
最后,回到地铁站卖预煮菜本身,作为午餐晚餐的进入者,和便利店、外卖店、街边咖啡馆在同一条竞争线上,但单独作为预煮菜,发达的、即时的线上渠道提供的产品更多样,不是更有优势吗?
当然,这个讨论更多的是集中在“地铁站预煮蔬菜自助零售机”本身。
近年来,在预煮菜品逐渐向C端发展的过程中,品牌和零售平台早就注意到了“需求客观存在,质量不达预期”的矛盾——当消费者习惯了更健康、更新鲜的预煮产品,简单粗暴的料理包势必会有很大的市场。
因此,尤其是今年以来,“鲜备菜”越来越成为探索的重点。比如盒马已经搭建了300多条生鲜供应链,主推时令食材,保质期短,以冷藏预制菜为主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地铁商业需要更精细的开发和运营,尤其是预制菜。"
作者:6A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能耗比达到GPT-4的10倍!黄亲...12-04
- 重庆钢铁申请质检专利,专利技术...12-04
- 厉害!重庆大学的科学家将电子显...12-04
- 深挖技术专利护城河,中国如何成...12-04